Bot. Beechey Voy. 187. 1833.
灌木或小乔木,高1-6m,全株无毛。嫩枝四棱柱形,干后黑褐色。叶对生,稀3片轮生;叶柄长2mm;叶片革质,阔椭圆形至椭圆形,长1-5cm,宽0.6-2.5cm,基部阔楔形或钝,先端圆或钝,有时有短尖,下面有腺点,上面干后暗褐色,侧脉多而密,斜行向上,脉间相距1-1.3mm,离边缘1-1.5mm处结合成边脉,在上面不明显,在下面稍突起。复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长约1.5-4cm,有花数朵;花梗长1-2mm;被丝托倒圆锥形,长2-4mm;萼片甚短或几不明显,无毛,有腺点;花冠直径约5mm;花瓣4枚,白色,分离,长2mm;雄蕊多数;花柱与雄蕊等长。果卵球形,直径5-9mm,顶端有宿存花萼,紫黑色,内有种子一颗。花期:6-8月。
产地:七娘山(曾治华等010892)、三洲田(深圳考察队97)、莲花山公园(李沛琼等010226)、本市各地常见。生于密林、灌丛或山顶,海拔50-900m。
分布: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和四川。日本南部和越南。
用途:材用;果可食用或酿酒。